PH控制仪表的概述
近年来,水处理技术和工程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酸碱中和成为水处理工程中的常用化工操作单元,pH自动控制也就随之提上了日程。水处理工艺过程中的酸碱中和反应往往是在容积很大的水池中进行的,而中和剂的投入点又比较集中,所以需要历经相当长的过程 (传递、扩散、反应历程)和时间检测元件才能感受到中和反应的最终结果。这段时间中的大部分属于纯滞后,对于传统的反馈控制系统而言,这段时间相当于“盲区”,在没有改善动态性能的情况下会发出错误的指挥信号,导致系统运行紊乱,大幅超调而难以收敛。原本就具有严重非线性的酸碱中和反应特性再加上水处理工艺特有的超长滞后,决定了pH自动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寻求解决办法:①尽量缩短测量通道。把pH传感器安装于工艺反应的敏感点,使其在第一时间感知反应的结果。②借助机械力(搅拌机、管道式静态混合器)缩短药剂在水体中的扩散时间,即减少传递滞后。③控制器尽量不用积分作用,减少不稳定因素,尤其在只要求达到排放指标〔pH值为6~9)的情况下,只用比例作用即可。④在PID基础上增加辅助功能,以改善在大滞后影响下的动态品质,如滞后控制、区间智能控制、模糊控制、直觉智能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多模型预测控制、自抗扰控制以及带有Hammerstein模型的非线性预测函数控制等新算法。
pH(PH仪表)值的测定是水分析中最重要和最经常进行的分析项日之一,是评价水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在25°C , pH(PH仪表)值等于7时,溶液为中性,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活度相等,相应各自的近似浓度为10-7 mol/L。pH(PH仪表)值的大小反映了水的酸性或碱性,但并不能能直接表明水样的具体酸度或碱度。pH(PH仪表)值小于7表示溶液呈酸性而pH(PH仪表)值大于7 则表示溶液呈碱性。